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发病率:肾错构瘤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0.1-0.2%,但在患有结节性硬化症的人中,这一比例会显著上升,可达80%。
2.临床表现:通常无症状的小型错构瘤通过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较大的错构瘤可能导致腹痛、血尿、高血压或由于肿瘤破裂引起腹部大出血。
3.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技术,如超声、CT扫描和MRI。影像学特征包括肿瘤内的高脂肪含量,这在CT和MRI上表现为低密度区域。
4.治疗:对于无症状且小于4厘米的错构瘤,通常采取观察随访策略。对于较大的或有症状的错构瘤,可考虑选择性动脉栓塞术、部分肾切除术或消融治疗。
左肾错构瘤一般预后良好,但需定期监测以防止潜在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