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结节是否需要密切随访,主要依据结节的大小、边界特点、内在成分及患者的高危因素。
8毫米的肺结节属于中等大小范畴,尤其是在低剂量CT筛查中发现的孤立性肺结节,通常会被认为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如果结节边缘清晰光滑,多为良性可能,如炎症性或瘢痕组织性病变;但若边缘毛刺状或不规则,则恶性可能性增加。
2.根据弗莱施纳协会的相关建议:
对于没有肺癌高危因素的患者,可选择在首次发现后3个月复查CT,确保无明显变化后每6至12个月检查一次,连续观察至少两年。
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吸烟史、家族史或职业暴露史),建议进行更短时间间隔的随访,例如首次发现后的3个月和6个月分别复查,再根据病灶变化调整频率。
如果影像显示结节呈现钙化特征或脂肪成分,可考虑良性可能,无需频繁监测。
3.PET-CT可作为进一步评估工具,用于判断8毫米以上结节代谢活性水平。如果代谢活性较高,需高度警惕,必要时考虑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肺结节的管理需要结合年龄、基础疾病史、家族遗传情况等综合评估,过度检查可能增加辐射暴露和心理负担,应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