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导尿管堵塞:长期使用导尿管容易导致结晶、黏液或细菌生物膜附着,这些物质会堵塞导尿管,使尿液排出不畅。尿液无法顺利排出时,会向上反流至输尿管和肾脏,导致肾盂压力增高并引发肾积水。
2.尿路感染:长期留置导尿管显著增加泌尿系感染的风险,研究显示约80%的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与导尿管相关。感染会引起局部炎症、水肿,从而进一步加重尿路梗阻和尿液排出障碍,最终导致肾积水。
3.输尿管反射性痉挛:导尿管刺激膀胱黏膜可能引发反射性输尿管痉挛,使输尿管收缩异常,尿液倒流至肾盂,增加肾积水发生的可能性。
4.膀胱功能改变:长时间留置导尿管可能引起膀胱逼尿肌萎缩或功能障碍,膀胱内尿液残留量增加,导致尿液逆流至输尿管甚至肾脏,从而形成肾积水。
5.不适当的导尿管护理:如果导尿管未能按时更换或清理,存在扭曲、位置不当等情况,也可能导致排尿不畅,加重尿液的堆积和反流。
长期留置导尿管应遵循严格的医疗建议,定期更换导尿管,注意防止感染,并密切监测泌尿系统功能。如发现异常,应尽早进行检查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