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痔疮是位于直肠下端或肛门周围的病理性静脉曲张,当受到外力或压力时,容易发生破裂,引起出血。在排便过程中,由于粪便通过肛门,会对痔疮造成机械摩擦和刺激,使其表面黏膜破损,导致出血。
2.排便时的用力增加了腹腔内压,对痔疮产生挤压作用。这种压力可以使细小的血管破裂,尤其是在便秘时更为明显。即使平时没有任何出血症状,排便后仍可能因为这种局部压力而出血。
3.如果粪便较硬,或者有便秘现象,则粪便在通过肛门时对痔疮的磨损更加剧烈,更容易引发出血。
4.某些饮食习惯,比如高脂肪、低纤维饮食,会导致大便干燥,加重痔疮出血的风险。同时,过量饮酒、辛辣食物摄入过多等也可能加剧痔疮的不适和出血症状。
定期检查大便情况及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非常重要。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和水分,有助于缓解便秘症状,减少痔疮出血的机会。如果出血频繁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可能的消化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