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粪球的形成与作用:粪球是由粪便、脱落上皮细胞和粘液凝结而成的小块状物,通常卡在阑尾管腔内,导致腔内压力升高、血供中断并最终引起局部感染,是阑尾炎的常见诱因之一。据统计,大约40%-50%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伴有粪球阻塞现象。
2.症状表现:粪球引发的阑尾炎可表现为右下腹持续性疼痛,伴随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在一些病例中,还可能出现阑尾穿孔、脓肿形成或弥漫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3.诊断方法:阑尾炎的诊断通常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和CT扫描)。CT可以清晰显示粪球作为高密度影像存在于阑尾内,并明确是否存在积液、穿孔等情况,为手术决策提供依据。
4.治疗措施:
急性阑尾炎的标准治疗方法是阑尾切除术。目前采用微创腹腔镜手术最多,占比已超过80%,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手术时,外科医生会切除整个阑尾,同时彻底清理腔内的粪球和周围感染组织,以防术后并发症。
如果患者因某些原因不适合立即手术,可暂时通过抗生素治疗缓解炎症,但根本问题无法解决,需择期手术。
5.注意事项:手术后需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活动;合理饮食,减少未消化残渣堆积;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
阑尾炎一旦确诊应尽早干预,过久拖延可能增加并发症风险甚至威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