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物理治疗:
使用手法治疗和关节松动技术来增加关节活动度。
热疗和电刺激可以提升肌肉功能,缓解痉挛。
2.运动疗法:
进行循序渐进的主动和被动运动训练,增强肌力和协调性。
可使用特定的器械训练,如滑轮系统和弹力带。
3.作业治疗: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训练,重建上肢的功能。
使用夹板或矫正装置帮助改善姿势。
4.药物治疗:
使用抗痉挛药物,如巴氯芬,减轻肌肉紧张。
需根据医嘱调整剂量和使用时间。
5.神经调控技术:
包括肉毒杆菌注射和经颅磁刺激,可暂时缓解肌肉痉挛。
坚持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结合必要的辅助设备,有助于逐步恢复上肢功能。康复过程中应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引发继发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