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阿司匹林的抗凝作用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凝血作用。其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防止血栓形成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这种抗凝作用在某些情况下会增加出血风险,包括脑内微小血管的破裂和出血,从而形成脑缺血灶。
2.剂量和疗程
长期大剂量使用阿司匹林容易增加副作用的发生概率。例如,每日服用超过100毫克的阿司匹林,其抗凝效果可能过强,导致脑部微小血管脆弱,增加脑出血或局部缺血的风险。
3.个体差异
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有些人对阿司匹林敏感,即使是低剂量也可能引发不良反应。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如未被发现的小动脉疾病、微小血管病变等,也可能在使用阿司匹林后表现出来,导致脑缺血灶。
4.联合用药
如果同时使用其他抗凝药物或有出血倾向的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与阿司匹林的联合作用会进一步增加出血的风险,导致脑缺血灶。
即使血脂、血糖、血压正常,长期或不适当使用阿司匹林仍然可能导致脑缺血灶,需要谨慎对待,严格遵循医嘱服药,定期监测相关指标,特别是在存在其他潜在健康问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