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病因:食管气管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病理状态,常见于先天性畸形、新生儿期并发症、外伤、感染以及肿瘤侵袭等原因造成。统计数据显示,先天性食管气管瘘在新生儿中约占每3500-4500例出生婴儿中的一例,而获得性食管气管瘘多与恶性肿瘤或炎症相关。
2.临床表现:患者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声音嘶哑等。尤其是在进食时,食物和液体可能会误入气道,导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这些症状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3.诊断:食管气管瘘的诊断通常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食管钡餐造影、CT扫描或支气管镜检查等。这些检查方法有助于明确瘘口的位置和大小,并评估周围组织的情况。
4.治疗:由于食管气管瘘无法自愈,因此需要进行医疗干预。手术修补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外科手术将食管和气管分离并修复瘘口。对于一些高风险患者,可能还需要辅助使用支架或其他医疗设备。近期数据显示,手术修复后的成功率可达90%以上,但仍需根据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食管气管瘘是一种不能自愈的严重疾病,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坚持规范的医疗管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