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常见原因:
食物因素:奶蛋白过敏或其他食物过敏可导致胃肠黏膜损伤,引发潜血。
消化道感染: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会刺激消化道,导致微小血管破裂。
便秘或肛裂:用力排便可能导致肛门周围小裂口,造成轻微出血。
药物影响: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某些抗生素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
2.少见但需注意的病因:
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出现反复的大便潜血阳性。
恶性病变:虽然极少见,但胃肠道内的息肉、肿瘤亦可引发潜血。
血液系统疾病:某些凝血功能异常或血小板减少可能加重出血风险。
3.进一步检查建议:
若伴随明显症状如腹痛、贫血、体重下降,应及时进行肠镜、胃镜或影像学检查。
对无症状儿童,可初步调整饮食或停用可能相关的药物,两周后再次检测。
4.判断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是否反复持续阳性。
是否伴有其他消化道症状,如呕吐、食欲减退。
是否影响日常生活和营养吸收。
定期监测和必要时进一步筛查能够帮助明确病因,避免延误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