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生理需求:婴儿在感到饥饿、困倦或不适时,往往通过哭闹来表达。睡眠不足、肠胃不适或患病等生理不适情况会导致宝宝心情烦躁。尤其是在某些成长阶段,如长牙期间,疼痛感可能使得婴儿更加易怒。
2.情感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1至3岁的宝宝正在经历重要的情感发展阶段,他们正在学习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此时的脾气暴躁可能是他们试图掌控周围世界的一种方式。缺乏语言能力也使得此年龄段的孩子更倾向于用哭闹来表达需求或不满。
3.外部环境:环境的改变或过于刺激的环境(如噪音过大、过多的人群)容易令宝宝感到不安。当宝宝遭遇到过于严厉或缺少耐心的看护方式时,也可能表现出较强的抵触情绪。
4.性格因素:每个宝宝都有独特的个性。有些宝宝天生敏感,对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这可能导致他们比其他孩子更容易暴躁。
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的日常行为,以了解其脾气暴躁的具体原因。温柔而坚定地满足宝宝的基本需求,并为其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有助于缓解这种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