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补充液体和维持循环稳定:消化道出血会引起血容量减少,导致肾灌注不足和肌酐升高。积极的液体复苏,如输注生理盐水或平衡电解质溶液,可以改善循环血量,增强肾脏的血流灌注,从而帮助降低肌酐水平。
2.监测和纠正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可能伴有电解质失衡,这对肾功能产生影响。需密切监测电解质水平,及时纠正钾、钠等离子浓度,以维持电解质平衡,减轻肾损伤。
3.停止可能损害肾功能的药物: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和某些抗生素可能加重急性肾损伤。在消化道出血期间,应暂停可能影响肾功能的药物,保护肾脏功能。
4.监测肌酐水平和肾功能指标:定期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评估肾功能状况。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包括药物剂量和类型,以避免进一步损害肾脏。
5.考虑潜在因素并进行必要治疗:如果患者存在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或糖尿病,需控制这些疾病,以减少对肾功能的压力。如果出血严重且无法通过常规治疗逆转,可能需要考虑透析等替代治疗。
消化道出血时出现肌酐升高,需要全方位的评估和干预,以保护肾功能并促进整体恢复。通过及时补液、纠正电解质、暂停有害药物及密切监控可有效管理此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