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急性胆囊炎通常由胆结石阻塞胆囊管引起,占病例的90%以上。当胆囊受到持续阻塞时,胆汁无法正常排出,引发胆囊内的压力升高,从而导致炎症。
2.如果炎症得不到有效控制,胆囊壁会逐渐变得脆弱,可能在24至48小时内出现坏死和穿孔的风险。据统计,大约5%至10%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会出现穿孔。
3.一旦胆囊穿孔,胆汁、细菌或胆结石可能进入腹腔,引发腹膜炎,这是一个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医疗干预。
早期诊断和治疗急性胆囊炎可以大大降低穿孔的风险。通过超声波或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识别病情,并通过抗生素和外科手术(如胆囊切除术)进行有效治疗。出现右上腹剧烈疼痛、发热、恶心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防止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