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控制炎症、减轻疼痛以及改善关节功能。白芍总苷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但其疗效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并非所有患者对该药物均能充分缓解症状。
2.疼痛可能由疾病活动度高导致,可通过监测关节肿胀数、压痛关节数以及血液指标(如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判断炎症是否得到充分控制。如果炎症控制不理想,可能需要增加或更换抗风湿药物,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或生物制剂。
3.如果炎症控制良好但仍有疼痛,可能涉及中枢或外周疼痛敏化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加用镇痛药,如非甾体抗炎药或局部使用止痛药。
4.注意关节功能保护和康复训练。疼痛持续存在可能导致活动减少,从而进一步引发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5.生活方式管理亦不可忽视。饮食应避免过多摄入刺激性或高脂肪食物,保持健康体重,以减少关节负担;戒烟、限制饮酒可降低病变加重风险;心理支持和压力管理对长期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具有辅助作用。
定期复诊是关键,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并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及副作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