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生理原因的影响:
女性月经周期平均每次失血30-50毫升,部分女性可能达80毫升以上,每年累计失血量较大,增加了铁流失风险。
妊娠期间胎儿需要大量铁来促进发育,孕妇铁需求量比平时增加约50%,若摄入不足,易发生贫血。
男性相对无明显生理性失血,因此其贫血比例远低于女性,主要来源为营养吸收不良或隐匿性失血。
2.补铁需求的差异:
成人女性每日推荐铁摄入量为20毫克,孕期女性可达25毫克;而成年男性仅需15毫克。
女性因生理需求更适合选择富含铁的动物性食品,如红肉、肝脏等,同时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
男性的补血多着眼于全面均衡饮食,避免过量铁摄入引起累积性损害。
3.药物或补品的使用:
女性如患缺铁性贫血,可酌情服用铁剂,但需根据医生建议调整剂量,避免胃肠不适。
男性一般不需额外铁制剂,除非明确诊断缺铁性贫血,否则盲目补铁有可能产生副作用。
4.其他微量元素的关注:
女性特别需要关注叶酸摄入,尤其是在备孕及妊娠阶段,叶酸有助于造血及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男性则更多需监测维生素B12水平,特别是长期素食者,以免恶性贫血风险增加。
基于这些差异,女性应更加注意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以及叶酸的补充,而男性则重点保持膳食均衡,避免单一化或过量某种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