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诊断与评估
确定病变范围:胃镜检查结合放大内镜、色素内镜或窄带成像技术,明确肿瘤的具体位置及界限。
浸润深度评估:超声内镜可以帮助判断肿瘤是否局限于黏膜层或是否已经侵入到黏膜下层。
淋巴结转移风险:CT、MRI等影像学检查用于评估淋巴结有无转移。对于无淋巴结转移、局限于黏膜层或浅表黏膜下层的病例,可选择内镜下切除。
2.治疗方式
内镜下切除:对于病变局限于黏膜层、无淋巴结转移且肿瘤直径小于2cm的中分化腺癌,推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这是一种微创技术,可以完整切除病灶并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
外科切除:如病灶已侵入黏膜下层或存在淋巴结转移风险,则需行部分胃切除术,并配以区域淋巴结清扫。手术方式可选择传统开腹手术或腹腔镜辅助手术。
3.病理分析与分期
切除后的病理学分析是评估治疗彻底性的重要依据,包括切缘是否阴性、肿瘤分化程度以及有无脉管侵犯。
根据病理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辅助治疗,如化疗。
4.术后管理与随访
定期复查胃镜:首次术后6个月复查,以后每年随访一次,用于评估复发或新发病灶的情况。
监测全身状况:包括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用于发现远处转移的可能。
早期胃癌通过规范化诊疗可以获得较高的治愈率,但需根据个体情况量身制定方案。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有助于减少消化道负担,提高术后恢复速度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