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热量摄入增加:持续的进食会增加每日总热量摄入。如果这些额外摄入的热量超过身体所需,便会转化为脂肪储存,从而导致体重增加。一个成年人每天平均需要约2000-2500千卡的能量,具体需求取决于性别、年龄、体重和活动水平。
2.代谢变化:过度进食可能导致身体代谢变化,如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促进脂肪储存。另外,身体可能在高热量摄入下调节代谢速率,减少基础代谢率。
3.激素影响:控制食欲的激素如瘦素、胰岛素和胃饥饿素可能失去平衡。例如,瘦素抵抗会使大脑误以为身体需要更多食物,从而引发持续的饥饿感。
4.心理因素:情绪化进食或压力性进食可能导致进食量增加而不是真正的生理需求。一些人可能发展出饮食失调,如暴食症,进一步加剧肥胖风险。
5.生活方式因素:缺乏运动、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以及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都可能是导致持续进食和肥胖的诱因。
需要关注的是,长期持续的过度进食不仅会导致肥胖,还可能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风险。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合理控制进食量,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和整体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