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脱水:身体缺乏足够的液体会减少血容量,从而导致血压下降。严重呕吐、腹泻或过度出汗都可能导致脱水。
2.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抗高血压药物、抗抑郁药以及帕金森病治疗药物等,都可能引发直立性低血压。
3.心脏问题:一些心脏疾病,例如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或心律失常,会影响心脏在站立时泵血的能力。
4.内分泌问题: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自主神经系统的损害,调节血压的能力可能受损。肾上腺功能不全(如Addison病)也会影响血压调节。
5.神经系统疾病:例如多系统萎缩、帕金森病、或其他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疾病,都可能导致直立性低血压。
6.长时间卧床或不活动:长期卧床或缺乏运动会使血管对重力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弱,导致站立时血压下降。
7.年龄因素:老年人更容易患直立性低血压,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动脉和静脉弹性降低,调节血压力度变差。
避免快速站立,增加液体摄入量,适当进行下肢锻炼,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注意防治心血管疾病,可以有效减轻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