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迅速冲洗:用干净的流动水轻轻冲洗伤口,以去除任何可能附着的污物或细菌。切勿使用含碘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以免刺激伤口。
2.彻底擦干: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无绒毛的毛巾轻轻拍干伤口周围的水分,避免摩擦以防损伤组织。
3.消毒处理:应用无刺激性的消毒剂,如生理盐水或医用级别的氯己定溶液,对伤口进行消毒,帮助预防感染。
4.包扎保护:为避免再次接触水分,可使用透气但防水的伤口敷料进行包扎。确保敷料粘贴牢固,但不宜过紧。
5.定期更换:根据伤口恢复情况,通常每24小时更换一次敷料,检查是否有感染的迹象如红肿、热痛、渗液增多等。
6.注意观察: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密切关注伤口变化。如出现发热、剧烈疼痛或明显红肿,应尽快就医。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减少感染风险,并促进伤口的自然愈合过程。在处理过程中,保持卫生和小心谨慎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