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豆状核变性

2025-03-1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病情分析: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疾病,主要因铜代谢障碍导致铜在体内异常积累。此病症又称为威尔逊病,对肝脏及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1.原因:肝豆状核变性是由于ATP7B基因突变引起的,这个基因负责编码一种帮助排出体内多余铜的酶。这个突变会导致铜在肝脏和大脑内积聚。

2.临床表现:

肝脏症状:可能出现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症状。

神经系统表现:患者可能会有行为改变、步态不稳和震颤等症状。

眼部表现:部分患者在角膜上可观察到Kayser-Fleischer环,这是铜沉着的标志。

3.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血清铜氧化物蛋白水平降低、尿铜排泄增多。

影像学检查:MRI可以帮助识别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基因检测:用于确认ATP7B基因突变。

4.治疗:

药物治疗:常用青霉胺和三乙烯四胺二盐酸盐以促进铜的排泄。

饮食控制:限制高铜食物的摄入,如巧克力、坚果和贝类。

及时发现和处理肝豆状核变性对于减轻并发症非常重要。接受定期随访和长期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