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发病原因
腹股沟区解剖结构较为复杂,是人体腹腔内容物容易突出的薄弱点。
长期剧烈咳嗽、便秘、前列腺增生等增加腹压的因素会导致腹股沟疝气。
年龄增长、肌肉衰退也是常见诱发因素。
2.症状表现
早期症状通常包括腹股沟区域出现可复性肿块,即在站立时肿块出现,平卧时消失。
疼痛或不适感,尤其是在体力劳动后加重。
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肠梗阻症状,如剧烈腹痛、呕吐和腹胀等。
3.诊断方法
临床检查:医生通过体格检查,观察腹股沟部位是否有肿块及其是否可还纳。
影像学检查:超声波检查和CT扫描可以帮助确诊,并评估疝气的具体位置和大小。
4.治疗方案
保守治疗:对于症状轻微且无并发症的患者,可以考虑佩戴疝气带以暂时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手术修补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分为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绝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能完全康复并防止复发。
5.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剧烈咳嗽和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行为。
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腹肌力量。
注意饮食均衡,避免过度肥胖。
腹股沟疝气虽然是一种常见疾病,但通过合理的预防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对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