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感染:细菌性肠炎可能会导致大便中出现脓液。常见的致病菌包括志贺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这些细菌可通过受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引起严重的胃肠道症状。
2.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些慢性肠道疾病会引起肠壁的长期炎症,导致出血和脓的产生。这些疾病通常伴有腹痛、体重减轻和其他系统性症状。
3.寄生虫感染:某些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导致脓样腹泻,如阿米巴痢疾。此类感染主要通过不洁净的食物和水传播,导致严重的腹部不适和其他全身症状。
4.结直肠癌:在少数情况下,结直肠癌可能导致大便中出现脓液,尤其是在晚期阶段。此时可能还伴随消瘦、贫血和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如果粪便中持续出现脓液,应立即就医,以便进行全面检查和确诊。诊断通常需要结合大便检查、血液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根据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案会有所不同,可能包括抗生素药物、抗炎治疗或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