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解读乙状结肠癌

2025-04-2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乙状结肠癌在中医中通常被解读为一种“肠积”或“痰毒”相关的疾病。这种解读基于中医理论,认为身体中的某些失衡可能导致病变。

1.病因病机:中医认为乙状结肠癌的发生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体虚及正气不足等因素密切相关。饮食不节易导致脾胃受损,水湿内停;情志不畅可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而正气不足使得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受到外邪侵袭。

2.病理特征:中医讲究辨证施治,认为乙状结肠癌的病理主要表现为寒热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指患者可能会出现冷热交替的症状,而虚实夹杂则表明病情中既有实邪(如肿块)又有虚证(如体虚乏力)。

3.治疗原则:治疗上强调以调理脾胃、行气活血、祛湿化痰为主,并结合患者的具体证型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对于气滞血瘀型患者,常用活血化瘀的方药;对于痰湿内盛型,使用化痰利湿的药物;而对于脾胃虚弱型,则需益气健脾。

乙状结肠癌在中医理论下的解读侧重于整体调节和扶正祛邪,通过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任何中医疗法均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与效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