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症状特点:
肠癌的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可能出现轻微的腹痛和排便异常,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表现为反复腹痛、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排便不尽感等。
如果存在明显的里急后重感(即有强烈便意但无法顺利排便)、大便中带血或黏液、原因不明的体重下降,应高度怀疑肠癌可能。
2.数据支持:
根据统计,超过9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排便习惯的变化,如长期便秘、腹泻交替或不明原因的排便困难。
混合有血液的大便或者黑色柏油样大便,在40%以上的晚期肠癌患者中可见,这是由于肿瘤引起出血所致。
在高危人群中,如年龄超过50岁、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或慢性炎症性肠病病史的人群,出现类似症状时患癌风险更高。
3.诊断方法:
医学检查是确诊的关键,如粪便隐血试验、大便常规检测,以及结肠镜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肿瘤标志物如CEA水平测定也在评估时具有重要作用。
4.鉴别诊断:
慢性便秘通常与饮食纤维摄入不足、生活习惯不良有关,不伴随明显的全身症状。
肠易激综合征虽然也可能导致腹痛和排便困难,但常与压力或饮食刺激有关,且无明显消化道出血表现。
如果上述症状持续存在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应尽早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