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抗病毒药物:目前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复制降低病毒载量,长期使用可减少肝损伤和肝癌风险。
2.中药疗法:一些中药被用于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肝功能和减轻症状。研究表明,某些中草药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和保肝作用,如苦参素、五味子等。但其疗效和安全性通常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据。
3.联合使用的考虑因素:
药物相互作用:部分中药可能会影响抗病毒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从而改变其有效性或毒性。
副作用风险: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可能增加肝脏负担,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
个体差异:每位患者的病情及对药物的反应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进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禁止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添加其他药物,以免引发不良反应或影响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