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睡眠时长充足: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每晚需要保证7-9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和青少年的需求更高,分别为10-13小时和8-10小时,而老年人通常也需6-8小时。过短或过长的睡眠时间可能影响健康。
2.入睡迅速:正常情况下,人在躺下后10-20分钟内应能够进入睡眠状态。如果超过30分钟仍然无法入睡,可能存在入睡困难的问题。
3.夜间觉醒少:高质量睡眠意味着夜间不应频繁醒来。偶尔醒来1-2次是正常现象,但如果醒后难以再次入睡或频繁中断睡眠,则会降低睡眠质量。
4.深度睡眠时间充足:睡眠分为快速眼动期和非快速眼动期,其中深度睡眠属于非快速眼动期的一部分。深度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15%-25%,这一阶段有助于大脑和身体修复。
5.无明显干扰:高质量的睡眠环境应该安静、黑暗且温度适宜。如果受到噪声、光线或其他外界因素干扰,睡眠质量会显著下降。
6.规律的生物钟: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入睡和起床可以帮助身体建立稳定的昼夜节律,有助于维持高质量睡眠。
7.睡醒后感到精力充沛:高质量睡眠能使人清晨醒来时感觉精神饱满,无明显困倦或疲惫感,同时注意力集中,反应速度正常。
保持健康作息习惯、优化睡眠环境并避免刺激性饮食,是提升睡眠质量的重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