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焦虑症最常见的心理干预手段,通过识别并调整负面的思维模式,可以有效减轻焦虑。
正念冥想训练能够帮助改善情绪调节能力,减少紧张感和过度担忧。
放松疗法,例如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可帮助缓解身体的应激反应。
2.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每天确保7-9小时的睡眠时间,能显著降低焦虑情绪。
坚持适量运动,如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例如快走或游泳,有助于释放多巴胺和内啡肽,提高情绪稳定性。
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因为这些物质可能加重焦虑症状。
均衡饮食,多摄取含维生素B、镁和Omega-3脂肪酸的食品,如全谷物、坚果和深海鱼,有助于神经系统健康。
3.药物治疗:
针对中重度焦虑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必要时可短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但需注意依赖性风险。
配合医生定期复诊,监测药物效果和副作用。
4.社交支持与自我管理:
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与家人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能减轻孤独感。
学会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避免长时间高压环境。
制定每日计划,完成小目标,增加对自身掌控感。
焦虑症的管理需要结合长期的心理调适和科学指导,应及时接受专业帮助以取得更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