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辐射导致细胞损伤:放射线通过破坏DNA来杀死癌细胞,但这种破坏作用也影响正常皮肤细胞,尤其是快速分裂的细胞更易受损。受损的细胞无法正常修复和再生,导致皮肤屏障功能下降。
2.皮肤炎症反应:放射线刺激皮肤,使其产生炎症反应。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和自由基增加,进一步加重细胞损伤和组织破坏。炎症过程中,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使皮肤表面湿润,这为感染提供了有利环境。
3.免疫抑制作用:放疗不仅影响局部皮肤,还可能抑制全身免疫功能,减少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这使得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引发皮肤溃烂。
4.微循环障碍:放射线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形成微血管闭塞或狭窄,局部供血不足,营养供应减少,使得皮肤修复能力减弱,容易发生溃烂。
5.长期损伤累积:放疗通常不是一次完成,需要多次照射,累计的辐射量增加,对皮肤的损伤逐渐加重。一些患者在放疗结束数周甚至数月后才出现明显的皮肤问题。
注意放疗后的皮肤护理非常重要。使用温和的清洁剂、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摩擦和过度日晒。及时就医处理早期溃烂迹象,可以有效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