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确定囊肿类型
根据病因,囊肿可能为皮脂腺囊肿、表皮样囊肿、血管瘤或其他囊性病变。通过超声检查或MRI可以判断囊肿是否是良性的、是否与周围组织粘连以及是否有恶性特征。如有必要,也可进行穿刺抽取囊液进行实验室分析。
2.观察与随访
如果囊肿较小(直径小于1厘米),没有疼痛、红肿或其他感染表现,可以采取观察策略。定期随访监测其大小变化,避免外力刺激。
3.药物治疗
如果囊肿伴随炎症或感染迹象,可使用抗生素控制炎症。如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应及时采取抗菌处理,以防感染进一步扩散。
4.手术切除
若囊肿持续增长、反复感染或影响美观及邻近结构功能,可选择手术切除。常规的小囊肿切除手术通常创伤较小,愈合迅速,但需注意避免损伤面部神经及血管。
5.激光或微创技术
某些特殊类型的囊肿,如血管瘤,可尝试使用激光或微创技术治疗。这种方法创口小、恢复快,适合一些不需要开刀的病例。
6.病理检查
切除的囊肿应送病理检测,以明确具体性质,排除恶性风险。对于有家族病史或多发囊肿的儿童尤为重要。
建议在发现囊肿后尽早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诊治,避免延误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