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定义:适应性障碍是指在可识别的压力源(如失业、离婚、搬家或亲人去世)后3个月内出现的情绪或行为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不符合更严重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但其严重程度足以造成困扰或功能损害。
2.症状:
情绪症状:包括抑郁、焦虑、易怒或绝望感。
行为症状:可能会出现退缩、冲动行为甚至自残倾向。
生理表现: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头痛、胃肠道不适等身心症状。
3.诊断: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系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症状出现在压力源发生后的3个月内。
症状导致显著的社会、职业或其他领域功能受损。
症状不可用其他精神疾病来解释,例如重度抑郁症或创伤后应激障碍。
4.病因:压力源是触发点,但具体表现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常见诱因包括人际关系矛盾、经济困难和健康危机等。个人的心理弹性、过去的应对方式以及支持系统也起到重要作用。
5.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咨询等,帮助患者调整应对方式并减轻情绪困扰。在某些情况下,可短期使用药物,如抗焦虑药物或轻度抗抑郁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适应性障碍具有良好的预后,大多数人在压力源消除或通过治疗后可以恢复正常生活状态。但若拖延治疗或忽视干预,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精神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