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抽动症是指什么

2025-04-0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孩子抽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出现的肌肉抽动或声音抽动。多数情况下,这种疾病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首次出现。

1.定义与分类:抽动症包括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两大类。运动抽动可表现为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抽搐,如频繁眨眼、撅嘴、摇头等;发声抽动则表现为清嗓子、咳嗽或模仿他人语言。根据症状的持续时间和复杂程度,可进一步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和Tourette综合征。

2.发病率与发生年龄:抽动症在儿童中的发病率约为5%,男孩的发病率较女孩更高,通常在4-6岁间初次出现症状,症状高峰期多在10-12岁。绝大多数病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缓解,但少部分人可延续到成人阶段。

3.病因分析:目前认为抽动症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约50%的抽动症患儿存在家族病史。

神经递质异常:多巴胺系统功能亢进可能是重要原因。

环境因素:产前或围产期并发症、感染、生活压力等可能加重症状。

精神心理因素:焦虑、紧张等情绪波动可能诱发或加重抽动行为。

4.诊断标准:诊断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无需借助特定实验室检查。典型表现为症状的反复出现及自发消失,且症状对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诊断前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医学问题。

5.治疗方式:

心理行为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支持和学校教育策略常用于轻症病例。

药物治疗:如氟哌啶醇、硫必利等药物适用于症状严重且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

其他疗法:在极少数难治性案例中,可能考虑重复经颅磁刺激或手术治疗。

抽动症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大多数患儿的症状会随时间减轻甚至完全消失。家长应注重营造稳定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密切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评估与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