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止血:轻轻按压出血部位,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施加适度压力。这些步骤有助于减少出血量,并为接下来的处理创造条件。通常情况下,数分钟内就可以止住小规模的出血。
2.清洁消毒:使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轻轻冲洗伤口,去除表面污物。随后,可以使用碘伏等消毒液对伤口进行处理,以降低感染风险。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消毒液,以免影响伤口恢复。
3.包扎:在完成清洁和消毒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再用绷带固定。包扎不应过紧,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要确保包扎能够有效保护伤口,避免受外界污染。
4.观察:在初步处理之后,应密切观察伤口情况,注意是否有持续出血、红肿、疼痛加重或出现脓性分泌物等感染迹象。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是非常重要的,换药时要遵循医嘱。在伤口愈合期间,尽量避免接触到可能引发感染的环境,饮食上也建议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以促进愈合。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定期复查以评估伤口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