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感染来源:急性胃肠炎的致病原因通常是由于摄入受污染的食物或水,其中含有病原微生物。最常见的病毒包括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细菌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弯曲菌;以及一些寄生虫如贾第鞭毛虫。
2.病原作用:这些病原体进入消化道后,通过以下几种方式造成病变:一是直接攻击胃肠黏膜细胞,破坏其结构和功能;二是分泌毒素,如某些大肠杆菌分泌肠毒素,引发肠壁细胞的水电解质分泌异常;三是引起免疫反应,导致机体对自身组织产生炎症反应。
3.炎症反应:病原体的侵袭引发机体的免疫应答,激活白细胞和释放多种炎症介质,这些介质进一步加剧了胃肠道的炎症和损伤。受到损伤的细胞也会释放出大量的信号分子,增强局部的炎症反应。
4.免疫系统的反应:在急性胃肠炎过程中,机体的免疫系统试图通过中和和清除病原体来控制感染。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和全身不适。
急性胃肠炎的病理机制虽然复杂,但其核心在于病原体入侵以及随后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理解这些过程有助于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