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常表现为腹痛、腹胀、排气增多以及腹泻或便秘交替。该病的确切原因尚不明确,但与肠道运动异常、肠道菌群失调及肠道神经系统敏感性增加有关。
2.食物不耐受:某些食物如乳糖、麸质等在进入肠道后无法被完全消化吸收,会引起腹胀、排气和腹泻。乳糖不耐受主要是由于体内缺乏乳糖酶,而麸质不耐受则是免疫系统对麸质产生过度反应。
3.细菌感染:摄入受到污染的食物或水源可能导致胃肠道感染,特别是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引起。此类感染通常伴随恶臭腹泻、发热及呕吐。
4.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小肠内正常情况下细菌数量较少,但若因某些原因导致细菌过度生长,就会引起腹胀、排气和腹泻。这种情况常见于术后、糖尿病等患者。
5.消化道疾病:慢性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可引起长期腹泻、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肠道憩室炎也是一种可能引起左下腹部不适的病因。
6.药物副作用:一些药物如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和通便药等可能影响肠道功能,引发上述症状。
如出现持续性的左下腹部不适、胀气和恶臭腹泻,建议尽早就医,以确定具体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