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大便困难的常见原因:
功能性便秘:包括排便频率减少、粪便过于干硬、排便不尽感等,多与饮食纤维不足、水分摄入不够及缺乏运动有关。
器质性原因:如肛裂、痔疮、肛管狭窄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肛门周围疼痛和括约肌紧张,引起排便困难。
肠道动力障碍:如肠梗阻、慢传输型便秘等,可能由于神经系统或肌肉功能异常所致。
其他情况:包括药物副作用(如阿片类药物)、怀孕期间激素变化及心理因素(如焦虑)等。
2.需要进行肛门扩张的情况:
当排除功能性便秘后,如果发现是由于器质性变窄(如肛门瘢痕形成、手术后的肛门狭窄)引起排便困难,可能需要通过肛门扩张来改善症状。
扩张方法有手动扩张和器械辅助扩张两种,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避免黏膜损伤和继发感染。
3.非扩张治疗的首选方法: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纤维推荐量为25~30克,主要来自全谷物、蔬菜和水果。
保持充足水分:每天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有助于软化粪便。
适当运动:尤其是腹部核心力量锻炼,可以增强肠蠕动。
使用通便药物:如乳果糖、聚乙二醇等,但需遵医嘱使用。
改善排便姿势:蹲位排便比坐位更符合人体生理结构,可有效减少排便压力。
4.警惕特殊症状:
如果伴随明显腹痛、出血、大便形状改变(如细条状)或体重下降,应及时就医。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肠道恶性病变或其他严重疾病。
肛门扩张应作为特定情况下的治疗手段,而非首选方法。在日常中,通过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和健康的排便习惯,大部分人可以有效减轻便秘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