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消化功能未发育完全
新生儿和小婴儿的肠道酶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乳糖分解能力较弱,可能导致大便中含有过多未消化的乳糖。这些乳糖在肠道内与微生物作用产生气体,从而形成泡沫样的大便。
2.进食方式问题
(1)母乳喂养时,如果前奶(乳糖含量高)摄入过多,而后奶(脂肪含量高)摄入不足,可能导致乳糖消化不完全并引起大便变稀且带泡沫。
(2)配方奶喂养时,奶粉冲调浓度过高或过低,也可能影响婴儿的消化功能,引起类似情况。
3.肠胃炎症或感染
如果泡沫状大便伴随腹泻、水样便、黏液或血丝等异常,需警惕肠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性或细菌性肠炎。还可能伴有发热、呕吐、哭闹不安等全身症状。
4.乳糖不耐受或食物过敏
某些婴儿对乳糖不耐受或对母乳/配方奶中的蛋白质发生过敏反应,会出现泡沫状大便、腹胀、哭闹频繁等症状。
5.吞咽空气过多
哺乳过程中如果姿势不正确、吃奶过快,容易让婴儿吞入大量空气,这些气体经肠道排出时也可能伴随泡沫样大便。
6.服用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如抗生素)可能改变婴儿肠道菌群,进而导致大便性状发生变化,出现泡沫。
单纯泡沫状大便通常并不代表严重问题,但若长期存在或伴随其他症状如体重不增长、精神状态差等,需要及时就医评估,避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