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第一心音:
发生时间:心室收缩开始时。
发声机制:房室瓣(如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而产生。
临床意义:通常与心脏的收缩活动相关,是心尖部最明显的心音。
2.第二心音:
发生时间:心室舒张开始时。
发声机制:半月瓣(如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而产生。
临床意义:与心脏的舒张活动相关,在心底部更为明显。
3.第三心音:
发生时间:早期心室舒张期。
发声机制:快速充盈期,可能由血液快速进入松弛的心室引起。
临床意义:在青少年和运动员中常见,若出现在成年人中,可能提示心功能不全。
4.第四心音:
发生时间:晚期心室舒张期。
发声机制:心房收缩导致血液流入心室,与心肌壁作用而产生。
临床意义:通常病理性,提示心室顺应性降低,如高血压或心肌肥厚时可出现。
心音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异常的心音可能提示潜在的心脏问题。在临床检查中,结合心音的性质、部位和变化,可以辅助判断心脏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