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验光度数的基础:验光是通过专业设备测量眼睛屈光状态得出的数据,反映了近视、远视或散光的程度。验光结果提供了一个参考值,但并不等同于最终配镜的度数。
2.配镜度数调整的原因:
对于近视群体,通常会有“欠矫”策略,即在验光度数的基础上降低一些度数,以改善长时间佩戴的舒适性,尤其在青少年中较为常见。
远视患者可能会根据生活需求选择“过矫”,即配镜度数略高于验光度数,以帮助眼睛更好地聚焦。
散光度数较高者,在初次配镜时可能会降低一些散光度,以避免眩晕和不适。
如果验光后发现存在调节痉挛或其他特殊情况,例如视疲劳或双眼视功能异常,配镜度数也可能进行调整。
3.特殊情况:对于高度屈光不正(近视度数超过600度、远视度数超过300度)或老花眼患者,配镜需要更加谨慎。一些人可能会因为需求,如看远处清楚,愿意接受稍高的近视度数矫正,但这需要通过医生的指导完成。
配镜度数的决定不仅仅依赖验光数据,还需要结合双眼平衡、视觉习惯、工作环境等综合因素,所以建议严格遵循医嘱和专业指导完成配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