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保持清洁:
伤口要保持干净,避免细菌感染。每日使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洗伤口周围的皮肤,之后用干净纱布轻轻擦干。
2.冷敷:
使用冷敷法可以帮助减轻瘙痒。将冰袋或冷毛巾敷在伤口附近,每次15-20分钟,每天几次,但不要直接接触伤口,以免湿润环境促进感染。
3.使用止痒药膏:
可以涂抹非处方的止痒药膏,如含有氢化可的松或苯海拉明成分的药物。这类药膏能够有效缓解瘙痒感,并且具有抗炎作用。
4.保湿:
涂抹无香料、无染料的保湿乳液或凡士林,可以保持伤口周围皮肤的湿润,减少干燥引起的瘙痒。
5.避免抓挠:
抓挠会破坏皮肤屏障,增加感染风险。若瘙痒难以忍受,可以考虑覆盖伤口区域,防止不自觉地抓挠。
6.适当通风:
伤口应适当暴露于空气中,有助于加快愈合,同时也能减少因闷热潮湿导致的瘙痒。
7.咨询医生:
若瘙痒持续加重,伴随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开具更强效的止痒药物或抗生素。
以上方法可以有效缓解伤口的瘙痒。在护理过程中,保持伤口及周边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非常重要,任何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