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定义和分类
神经源性肿瘤是起源于神经组织的肿瘤,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外周神经系统。主要类型包括星形细胞瘤、胶质瘤、神经鞘瘤、神经母细胞瘤等。
2.症状表现
这些肿瘤的临床表现因位置和大小不同而异。一般症状可能包括头痛、癫痫、感觉异常及运动障碍等。如果肿瘤位于脑部,可能引起认知功能障碍;如果是脊髓肿瘤,则可能导致肢体无力和感觉丧失。
3.诊断方法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以及组织活检。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类型,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4.治疗选择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具体选择取决于肿瘤的类型、位置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手术切除是多数神经源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对于一些无法完全切除的恶性肿瘤,还需辅以放射治疗和化疗。
5.预后和随访
神经源性肿瘤的预后差异较大,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和分级。良性肿瘤如神经鞘瘤一般预后较好,而恶性肿瘤如胶质母细胞瘤的预后则相对较差。需要长期随访监测复发情况,并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在发现疑似神经源性肿瘤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尽检查和评估,以便早期干预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