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遗传因素:大量研究表明,抽动症具有显著的家族聚集性。约50%-70%的抽动症患者有家族史,尤其是一等亲中的患病几率更高。遗传学研究发现了一些与抽动症相关的基因变异,这些基因可能影响神经递质的功能,从而引发抽动行为。
2.神经生物学因素:抽动症患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存在异常。研究表明,基底节、丘脑和前额叶皮层在抽动症的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这些大脑区域参与了运动控制、情感调节和认知功能的执行。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不平衡也被认为与抽动症有关。
3.环境因素:虽然遗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是主要原因,环境因素同样不能忽视。孕期母亲的健康状况,如吸烟、饮酒以及感染等,都可能增加孩子患抽动症的风险。而在儿童期,暴露于某些环境毒素或经历心理应激事件也可能成为诱发因素。
抽动症虽然成因复杂,但通过对遗传、神经生物学和环境因素的综合分析,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这一疾病。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