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药物治疗:
前庭抑制剂如苯二氮卓类药物,有助于减轻眩晕症状。
抗组胺药如地尔硫卓,效果显著。
利尿剂可用于减少内耳液体积累,如氢氯噻嗪。
镇静剂如劳拉西泮,可缓解严重焦虑引发的眩晕。
2.康复训练:
前庭康复训练,包括眼球运动、平衡训练等,有助于增强前庭系统的代偿能力。
Hallpike-Dix定位法及其他专门练习,对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有效。
3.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快速头部运动,减少眩晕发作的频率。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情况。
饮食中减少盐分,有助于控制内耳液体平衡。
避免酒精和咖啡因,因为它们可能加重症状。
不同的治疗方法应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及时调整方案是非常重要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