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初期:
持续时间:通常为1-2天。
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为主,体温多在38℃以上,伴有畏寒、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胸痛和呼吸急促。
影像学特征:X线或CT检查可能显示局部肺组织有轻度渗出和浸润。
2.进展期:
持续时间:一般为3-5天。
临床表现:症状加重,发热可达39℃以上,咳嗽频繁且有大量黏液或脓性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和血氧饱和度降低。
影像学特征:肺部病变范围扩大,出现大面积浸润影和实变影,可能伴有胸腔积液。
3.高峰期:
持续时间:约为5-7天。
临床表现:病情最为严重,持续高热、剧烈咳嗽以及明显的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和休克。
影像学特征:肺部病变广泛,实变影明显,双肺可能均受累,导致通气功能严重受损。
4.恢复期:
持续时间:根据个体差异,通常为1-2周,但完全恢复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临床表现:症状逐渐缓解,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和痰量减少,食欲和精神状态改善。
影像学特征:肺部病变逐渐吸收,浸润影和实变影缩小,最终完全消退。
及时就医和合理治疗是肺炎康复的关键。避免自行用药,遵循医生建议,定期复查肺部影像,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