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闷热:
闷热通常是指气温较高,同时气压较低,湿度较大的天气状况。
在这种环境下,人们会感到气闷、呼吸不畅,因为空气不流通,湿度大,导致汗液蒸发不畅,人体散热效率降低。
闷热主要是由于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如空气不流通、气温高、湿度大等。
2.湿热:
湿热是中医术语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湿邪和热邪同时作用于人体,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湿和热都是致病因素,湿邪重浊、黏滞,热邪则炎热、升腾。
湿热可以源自外界环境,如气候潮湿、涉水淋雨等,也可能是体内因素,如饮食不当、脾胃功能失调等引起的病理产物。
湿热的表现可能包括头身沉重、身体乏力、关节肿痛、口苦口干、大便黏滞等。
闷热是一种由于高温和高湿度造成的不适感,而湿热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中医概念,涉及体内外的湿和热两种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