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腺癌气腔播散的机制:
癌细胞通过支气管系统扩散至远端肺组织。
这种扩散方式导致异质性病灶,增加治疗难度。
2.临床意义:
气腔播散与患者的生存率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存在气腔播散的肺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显著低于没有气腔播散的患者。
由于气腔播散涉及多个病灶,手术后的局部复发风险增加。因此,需要更加严密的术后随访。
3.诊断方法:
高分辨率CT扫描和支气管镜检查可辅助判断气腔播散的存在。
病理学分析是确诊的金标准,通过组织活检发现癌细胞在气道内的分布。
4.治疗策略:
针对具有气腔播散的肺腺癌,单纯手术可能不足,需要结合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成为近年来的重要补充手段,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气腔播散的存在提示肺腺癌的恶性程度较高,需综合多种治疗手段以提高生存率和减少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