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抗组胺药:这类药物通过阻断体内组胺受体,减少过敏症状。常见的抗组胺药包括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和苯海拉明。抗组胺药通常用于治疗花粉热、荨麻疹和其他轻度过敏反应。
2.皮质类固醇:这种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过敏症状,常用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口服或者注射用的如泼尼松、甲泼尼龙;局部应用的如氟轻松、倍他米松等。皮质类固醇适用于哮喘、过敏性鼻炎和湿疹等。
3.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蒙特卢卡斯和扎鲁司特是常见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它们通过阻断白三烯受体,减少炎症和支气管收缩,主要用于治疗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4.肥大细胞稳定剂:色甘酸钠和奈多罗米是典型的肥大细胞稳定剂。它们通过防止肥大细胞释放致敏物质来预防过敏反应,常用于哮喘和结膜炎的长期管理。
5.拟交感神经药物:伪麻黄碱和脱氧肾上腺素属于这一类。它们通过收缩鼻黏膜血管减轻鼻塞症状,通常用于短期缓解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
6.单克隆抗体:奥马珠单抗是一种用于治疗重度哮喘的单克隆抗体,通过结合免疫球蛋白E(IgE)来阻断过敏反应的链条。适合那些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
采取合理的抗过敏药物可以有效缓解过敏症状,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类型,并遵循医嘱用药,避免滥用或依赖。注意药物可能的副作用,如抗组胺药可能导致嗜睡,皮质类固醇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