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生物钟紊乱:人体有一个内在的生物钟,通常称为昼夜节律,主要由大脑中的视交叉上核控制。这个生物钟调节体温、激素分泌以及睡眠-觉醒周期。当生物钟与外界时间不一致时,就可能导致时差型睡眠-觉醒节律障碍。例如,跨越多个时区旅行会打破这种内在节律,使人难以适应新的时间表。
2.环境因素: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暴露于人工光源之下,这会干扰人体的褪黑素分泌,进而影响睡眠-觉醒周期。工作班次的变化或者长期处于无窗环境中,也会影响生物钟的正常运作,增加患时差型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的风险。
3.个人生活习惯:不规律的睡眠习惯,如经常熬夜或突然改变睡眠时间,会使生物钟失去同步。这种不规律的作息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导致生物钟紊乱。
通过了解这些病因,可以更好地采取措施来预防和管理时差型睡眠-觉醒节律障碍。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强光环境中,以及合理安排工作和休闲时间,有助于维持生物钟的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