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结肠长度缩短:部分切除结肠会减少大便在肠道内停留和水分吸收的时间,这可能导致大便变稀且次数增加。结肠负责吸收大部分进入肠道的水分,切除一部分后,其储存能力和吸收效率都会受到影响。
2.肠道菌群变化:手术及其后的抗生素使用可能改变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这种变化可以导致排便模式的改变,某些细菌增多可能导致肠蠕动加快,从而提高排便频率。
3.饮食习惯调整:术后通常会建议调整饮食结构以帮助恢复,这也可能在短期内影响大便次数和性质。例如,高纤维饮食可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
4.肠道适应过程:手术后,结肠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新的状态。这一过程因人而异,期间可能出现短暂的排便次数增加现象。
5.肠道敏感性增加:手术对肠道神经和肌肉层的影响可能增加其对刺激的敏感性,甚至一些正常的膳食成分也可能引发更频繁的肠蠕动。
在术后恢复期间,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以及遵医嘱进行定期复查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大便次数持续过多并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诊以排除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