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脑水肿:急性脑梗死后,脑组织因缺血导致细胞损伤并出现水肿。脑水肿通常在发病后24至48小时内开始显现,并在4至5天达到高峰,可能引起颅内压增高,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2.出血转化:部分患者在急性脑梗死后会出现梗死区域的出血,称为出血转化。出血的风险随着抗凝治疗或溶栓疗法增加,发生率约为10%至40%。
3.癫痫发作:由于脑损伤和异常电活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约5%至20%的人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这些发作可能是单次的,也可能发展为慢性癫痫。
4.感染:免疫功能下降和长时间卧床等因素使得急性脑梗死患者易发生感染,尤以肺部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最为常见。大约30%至60%的脑梗死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会经历某种形式的感染。
5.深静脉血栓形成:活动减少与凝血机制改变,使得患者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发生率约为10%至75%,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致命的肺栓塞。
6.心理障碍: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焦虑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心理问题也较为常见,可能影响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研究表明,大约20%至50%的患者可能经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急性脑梗死的并发症多样且复杂,对患者的生命和康复具有重要影响。应积极监测和管理这些并发症,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