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家族遗传:研究表明,躁狂症在有家族病史的人群中更为常见。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人患有躁狂症,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患此病的风险会增加。数据显示,一级亲属(如父母、子女)患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5至10倍。
2.遗传因素:基因在躁狂症的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并非唯一因素。多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表明,多个基因可能与躁狂症相关,这些基因共同影响神经递质的功能和大脑结构。
3.环境因素:尽管遗传因素显著,环境因素也在躁狂症的发病中起到关键作用。生活压力、睡眠不足、药物滥用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
躁狂症的遗传风险需要通过长期研究来进一步确认。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通过早期识别和干预可能降低后代发病风险。管理生活方式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也有助于减少症状发生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