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术前准备:
患者需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以及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如B超、CT或X光片),以明确结石的位置、大小及数量。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医师决定是否需要禁食、停用某些药物,并安排抗生素预防感染。
2.麻醉:
一般采用腰麻或全身麻醉,以确保无痛操作并减少不适。
3.内镜插入:
通过尿道插入专用的泌尿内窥镜,沿尿道到达膀胱甚至输尿管。内镜带有光源和摄像头,可以清晰地观察结石位置。
4.定位和处理结石:
当发现结石后,根据结石的大小和性质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
如果结石较小,可直接使用钳夹工具抓取并完整取出。
对于较大或硬度较高的结石,需利用激光或超声波碎石仪将其击碎成细小颗粒,再用冲洗液将碎石排出。
5.检查与冲洗:
确保所有结石碎片已完全移除,并对手术部位进行充分冲洗,避免残留导致术后并发症。
6.术后导管安置:
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在尿道或膀胱中放置一根软管(如导尿管或双J管),以便于术后尿液引流并减轻患处压力。这种装置通常会在数天至数周后移除。
7.术后恢复:
手术结束后,患者需留院观察一段时间,监测是否出现感染、排尿困难等情况。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少量血尿,这是正常现象,一般在几天内消失。
这种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但仍需遵从医嘱,注意术后护理以及饮食调整,保持良好的水分摄入习惯,预防结石复发。